科普中心
當前位置:科普中心文章來源: 更新時間:2022-12-08
天氣逐漸轉涼了,很多人出現肩關節、膝關節、手肘關節等關節部位的疼痛等癥狀,大部分人都分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,到底應該怎么治療。
其實上述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風濕性關節炎導致的。
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。風濕性關節炎與人體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密切相關,常表現為關節和肌肉游走性酸楚、紅腫、疼痛,以大關節受累更為常見,如膝關節、肩關節、踝關節等。
風濕性關節炎都有哪些常見癥狀?
1. 關節疼痛
患者全身關節都有發生疼痛的可能性,以大關節受累更為常見,如膝關節、肩關節、踝關節等。
典型的表現為游走性疼痛,并伴有紅、腫、熱的炎癥表現。通常急性炎癥會在2-4周內消退,但會反復發作,且關節癥狀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,常在天氣轉冷或下雨前出現關節痛。
2. 肌肉疼痛
發病時患者可能有肌肉酸痛不適、周身疲乏、食欲缺乏、煩躁等癥狀。
3. 不規律性發熱
風濕出現之前會出現不規則的發熱現象,多為輕中度發熱,脈搏加快,多汗,與體溫不成正比。
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方式
1. 抗風濕治療
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、聯合用藥。常用的抗風濕病藥物如下:水楊酸制劑 、腎上腺皮質激素等。
2. 抗鏈球菌感染
根治鏈球菌感染是治療風濕熱必不可少的措施,首選藥物為青霉素,對青霉素過敏者,可改用紅霉素或乙酰螺旋霉素。
3. 中醫藥治療
風濕性關節炎屬于中醫的痹癥范疇,急性期宜祛風清熱化濕,慢性期宜祛風散寒化濕,能對癥狀的緩解起到輔助作用。
預防方式
風濕性關節炎的預防主要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風、防寒、防潮,尤其是生活在天氣比較寒冷的北方地區的朋友們,要根據氣候的不定期變化,注意關節保暖。保持居住環境的干燥及溫度適宜。平時還需加強體育鍛煉,提高自身的免疫力。
友情鏈接: 百度